100%

附錄

  一、 八家後漢書著者傳略

    吳志妃嬪傳吳主權謝夫人傳附謝承傳略

  吳主權謝夫人,會稽山陰人也。父煛,漢尚書郎、徐令〔一〕。弟承拜五官郎中,稍遷長沙東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後漢書百餘卷。〔二〕

〔一〕 煛子承撰後漢書,稱煛幼以仁孝為行,明達有令才。煛弟貞,履蹈法度,篤學尚義,舉孝廉,建昌長,卒官。

〔二〕 會稽典錄曰:承字偉平,博學洽聞,嘗所知見,終身不忘。子崇揚威將軍,崇弟〈冒犬〉吳郡太守,并知名。

    吳志薛綜傳附子薛瑩傳

  薛綜字敬文,沛郡竹邑人也。子珝,官至威南將軍。珝弟瑩,子道言,初為祕府中書郎,孫休即位,為散騎中常侍。數年,以病去官。孫皓初,為左執法,遷選曹尚書,及立太子,又領少傅。建衡三年,皓追歎瑩父綜遺文,且命瑩繼作。瑩獻詩曰:「惟臣之先,昔仕于漢,奕世綿綿,頗涉臺觀。暨臣父綜,遭時之難,卯金失御,邦家毀亂。適茲樂土,庶存孑遺,天啟其心,東南是歸。厥初流隸,困于蠻垂。大皇開基,恩德遠施。特蒙招命,拯擢泥汙,釋放巾褐,受職剖符。作守合浦,在海之隅,遷入京輦,遂升機樞。枯瘁更榮,絕統復紀,自微而顯,非願之始。亦惟寵遇,心存足止。重值文皇,建號東宮,乃作少傅,光華益隆。明明聖嗣,至德謙崇,禮遇兼加,惟渥惟豐。哀哀先臣,念竭其忠,洪恩未報,委也以終。嗟臣蔑賤,惟昆及弟,幸生幸育,託綜遺體。過庭既訓,頑蔽難啟。堂構弗克,志存耦耕。豈悟聖朝,仁澤流盈。追錄先臣,愍其無成,是濟是拔,被以殊榮。珝忝千里,受命南征,旌旗備物,金革揚聲。及臣斯陋,實闇實微,既顯前軌,人物之機;復傅東宮,繼世荷輝,才不逮先,是忝是違。乾德博好,文雅是貴,追悼亡臣,冀存遺類。如何愚胤,曾無髣彿。瞻彼舊寵,顧此頑虛,孰能忍媿,臣實與居。夙夜反側,克心自論,父子兄弟,累世蒙恩,死惟結草,生誓殺身,雖則灰隕,無報萬分。」

  是歲,何定建議鑿聖谿以通江淮,皓令瑩督萬人往,遂以多盤石難施功,罷還,出為武昌左部督。後定被誅,皓追聖谿事,下瑩獄,徙廣州。右國史華覈上疏曰:「臣聞五帝三王皆立史官,敘錄功美,垂之無窮。漢時司馬遷、班固,咸命世大才,所撰精妙,與六經俱傳。大吳受命,建國南土。大皇帝末年,命太史令丁孚、郎中項峻始撰吳書。孚、峻俱非史才,其所撰作,不足紀錄。至少帝時,更差韋曜、周昭、薛瑩、梁廣及臣五人,訪求往事,所共撰立,備有本末。昭、廣先亡,曜負恩蹈罪,瑩出為將,復以過徙,其書遂委滯,迄今未撰奏。臣愚淺才劣,適可為瑩等記注而已,若使撰合,必襲孚、峻之跡,懼墜大皇帝之元功,損當世之盛美。瑩涉學既博,文章尤妙,同寮之中,瑩為冠首。今者見吏,雖多經學,記述之才,如瑩者少,是以慺慺為國惜之。實欲使卒垂成之功,編於前史之末。奏上之後,退填溝壑,無所復恨。」皓遂召瑩還,為左國史。頃之,選曹尚書同郡繆禕以執意不移,為群小所疾,左遷衡陽太守。既拜,又追以職事見詰責,拜表陳謝。因過詣瑩,復為人所白,云禕不懼罪,多將賓客會聚瑩許。乃收禕下獄,徙桂陽,瑩還廣州。未至,召瑩還,復職。是時法政多謬,舉措煩苛,瑩每上便宜,陳緩刑簡役,以濟育百姓,事或施行。遷光祿勳。天紀四年,晉軍征皓,皓奉書於司馬伷、王渾、王濬請降,其文,瑩所造也。瑩既至洛陽,特先見敘,為散騎常侍,答問處當,皆有條理〔一〕。太康三年卒。著書八篇,名曰新議〔二〕。

〔一〕 干寶晉紀曰:武帝從容問瑩曰:「孫皓之所以亡者何也?」瑩對曰:「歸命侯臣皓之君吳也,昵近小人,刑罰妄加,大臣大將,無所親信,人人憂恐,各不自保,危亡之釁,實由於此。」帝遂問吳士存亡者之賢愚,瑩各以狀對。

〔二〕 王隱晉書曰:「瑩子兼,字令長,清素有器宇,資望故如上國,不似吳人。歷位二宮丞相長史。元帝踐阼,累遷丹楊尹,尚書,又為太子少傅。自綜至兼,三世傅東宮。」

    晉書司馬彪傳

  司馬彪字紹統,高陽王睦之長子也。出後宣帝弟敏。少篤學不倦,然好色薄行,為睦所責,故不得為嗣,雖名出繼,實廢之也。彪由此不交人事,而專精學習,故得博覽群籍,終其綴集之務。初拜騎都尉。泰始中,為祕書郎,轉丞。注莊子,作九州春秋。以為「先王立史官以書時事,載善惡以為沮勸,撮教世之要也。是以春秋不修,則仲尼理之;關雎既亂,則師摯修之。前哲豈好煩哉?蓋不得已故也。漢氏中興,訖于建安,忠臣義士亦以昭著,而時無良史,記述煩雜,譙周雖已刪除,然猶未盡,安順以下,亡缺者多。」彪乃討論眾書,綴其所聞,起于世祖,終于孝獻,編年二百,錄世十二,通綜上下,旁貫庶事,為紀、志、傳凡八十篇,號曰續漢書。泰始初,武帝親祠南郊,彪上疏定議,語在郊祀志。後拜散騎侍郎。惠帝末年卒,時年六十餘。

  初,譙周以司馬遷史記書周秦以上,或採俗語百家之言,不專據正經,周於是作古史考二十五篇,皆憑舊典,以糾遷之謬誤。彪復以周為未盡善也,條古史考中凡百二十二事為不當,多據汲冢紀年之義,亦行於世。

    晉書華嶠傳

  華表字偉容,平原高唐人也。有六子:廙、岑、嶠、鑒、澹、簡。

  嶠字叔駿,才學深博,少有令聞。文帝為大將軍,辟為掾屬,補尚書郎,轉車騎從事中郎。泰始初,賜爵關內侯。遷太子中庶子,出為安平太守。辭親老不行,更拜散騎常侍,典中書著作,領國子博士,遷侍中。

  太康末,武帝頗親宴樂,又多疾病。屬小瘳,嶠與侍臣表賀,因微諫曰:「伏惟聖體漸就平和,上下同慶,不覺抃舞。臣等愚戇,竊有微懷,以為收功於所忽,事乃無悔;慮福於垂成,祚乃日新。唯願陛下深垂聖明,遠思所忽之悔,以成日新之福。沖靜和氣,嗇養精神,頤身於清簡之宇,留心於虛曠之域。無厭世俗常戒,以忽群下之言,則豐慶日延,天下幸甚!」帝手詔報曰:「輒自消息,無所為慮。」元康初,封宣昌亭侯。誅楊駿,改封樂鄉侯,遷尚書。

  後以嶠博聞多識,屬書典實,有良史之志,轉祕書監,加散騎常侍,班同中書。寺為內臺,中書、散騎、著作及治禮音律,天文數術,南省文章,門下撰集,皆典統之。初,嶠以漢紀煩穢,慨然有改作之意。會為臺郎,典官制事,由是得遍觀祕籍,遂就其緒。起于光武,終于孝獻,一百九十五年,為帝紀十二卷、皇后紀二卷、十典十卷、傳七十卷及三譜、序傳、目錄,凡九十七卷。嶠以皇后配天作合,前史作外戚傳以繼末編,非其義也,故易為皇后紀,以次帝紀。又改志為典,以有堯典故也。而改名漢後書奏之,詔朝臣會議。時中書監荀猒、令和嶠、太常張華、侍中王濟咸以嶠文質事核,有遷固之規,實錄之風,藏之祕府。後太尉汝南王亮、司空衛瓘為東宮傅,列上通講,事遂施行。嶠所著論議難駁詩賦之屬數十萬言,其所奏官制、太子宜還宮及安邊、雩祭、明堂辟雍、浚導河渠、巡禹之舊跡置都水官,修蠶宮之禮置長秋,事多施行。元康三年卒,追贈少府,謚曰簡。

  嶠性嗜酒,率常沈醉。所撰書十典未成而終,祕書監何劭奏嶠中子徹為佐著作郎,使踵成之,未竟而卒。後監繆徵又奏嶠少子暢為佐著作郎,克成十典,并草魏晉紀傳,與著作郎張載等俱在史官。永嘉喪亂,經籍遺沒,嶠書存者三十餘卷。

  嶠有三子:頤、徹、暢。頤嗣,官至長樂內史。暢有才思,所著文章數萬言。遭寇亂,避難荊州,為賊所害,時年四十。

    晉書謝沈傳

  謝沈字行思,會稽山陰人也。曾祖斐,吳豫章太守。父秀,吳翼正都尉。沈少孤,事母至孝,博學多識,明練經史。郡命為主簿、功曹,察孝廉,太尉郗鑒辟,並不就。會稽內史何充引為參軍,以母老職。平西將軍庾亮命為功曹,征北將軍蔡謨版為參軍,皆不就。閑居養母,不交人事,耕耘之暇,研精墳籍。康帝即位,朝議疑七廟迭毀,乃以太學博士徵,以質疑滯。以母憂去職。服闋,除尚書度支郎。

  何充、庾冰並稱沈有史才,遷著作郎,撰晉書三十餘卷。會卒,時年五十二。沈先著後漢書百卷及毛詩、漢書外傳,所著述及詩賦文論皆行於世。其才學在虞預之右云。

    張瑩傳(闕)

    晉書袁山松傳

  袁瑰字山甫,陳郡陽夏人,魏郎中令渙之曾孫也。以功封長合鄉侯。卒,子喬嗣。喬博學有文才,注論語及詩,并諸文筆皆行於世。子方平嗣。卒,子山松嗣。

  山松少有才名,博學有文章,著後漢書百篇。衿情秀遠,善音樂。舊歌有行路難曲,辭頗疏質,山松好之,乃文其辭句,婉其節制,每因酣醉縱歌之,聽者莫不流涕。初,羊曇善唱樂,桓伊能挽歌,及山松行路難繼之,時人謂之「三絕」。時張湛好於齋前種松柏,而山松每出游,好令左右作挽歌,人謂「湛屋下陳尸,山松道上行殯」。

  山松歷顯位,為吳郡太守。孫恩作亂,山松守滬瀆,城陷被害。

    魏志三少帝紀裴松之注載張璠事略

  案張璠、虞溥、郭頒皆晉之令史,璠、頒出為官長,溥,鄱陽內史。璠撰後漢紀,雖似未成,辭藻可觀。溥著江表傳,亦粗有條貫。惟頒撰魏晉世語,蹇乏全無宮商,最為鄙劣,以時有異事,故頗行於世。干寶、孫盛等多采其言以為晉書,其中虛錯如此者,往往而有之。

  二、著錄

隋書經籍志:

  後漢書一百三十卷無帝紀,吳武陵太守謝承撰。

  後漢記六十五卷本一百卷,梁有,今殘缺。晉散騎常侍薛瑩撰。

  續漢書八十三卷晉祕書監司馬彪撰。

  後漢書十七卷本九十七卷,今殘缺。晉少府卿華嶠撰。

  後漢書八十五卷本一百二十二卷,晉祠部郎謝沈撰。

  後漢南記四十五卷本五十五卷,今殘缺。晉江州從事張瑩撰。

  後漢書九十五卷本一百卷,晉祕書監袁山松撰。

  後漢紀三十卷張璠撰。

舊唐書經籍志:

  後漢書一百三十三卷謝承撰。

  後漢記一百卷薛瑩作。

  後漢書八十三卷司馬彪撰。

  後漢書三十一卷華嶠作。

  又一百二卷謝沈撰。

  漢南紀五十八卷張瑩撰。

  後漢書一百二卷袁山松作。

  後漢紀三十卷張璠撰。

新唐書藝文志:

  謝承後漢書一百三十卷

  又錄一卷

  薛瑩後漢記一百卷

  司馬彪續漢書八十三卷

   又錄一卷

  華嶠後漢書三十一卷

  謝沈後漢書一百二卷

  袁山松後漢書一百一卷

   又錄一卷

  張瑩漢南紀五十八卷

  張璠後漢紀三十卷

  三、評論

    袁宏後漢紀自序(節錄)

  予嘗讀後漢書,煩穢雜亂,睡而不能竟也。聊以暇日,撰集為後漢紀。其所綴會漢紀、謝承書、司馬彪書、華嶠書、謝沈書、漢山陽山記、漢靈獻起居注、漢名臣奏,旁及諸郡耆舊先賢傳,凡數百卷。前史闕略,多不次敘,錯謬同異,誰使正之?經營八年,疲而不能定。頗有傳者,始見張璠所撰書,其言漢末之事差詳,故復探而益之。

    文心雕龍史傳篇(節錄)

  至于後漢紀傳,發源東觀。袁張所制,偏駁不倫,薛謝之作,疏謬少信;若司馬彪之詳實,華嶠之準當,則其冠也。

    史通(節錄)

  六家篇:至孝獻帝,始命荀悅撮其書為編年體,依左傳著漢紀三十篇。自是每代國史,皆有斯作,起自後漢,至於高齊。如張璠、孫盛、干寶、徐賈、裴子野、吳均、何之元、王劭等,其所著書,或謂之春秋,或謂之紀,或謂之略,或謂之典,或謂之志。雖名各異,大抵皆依左傳以為的準焉。

  二體篇:蓋荀悅、張璠,丘明之黨也;班固、華嶠,子長之流也。惟此二家,各相矜尚。

  書志篇:原夫司馬遷曰書,班固曰志,蔡邕曰意,華嶠曰典,張勃曰錄,何法盛曰說。名目雖異,體統不殊。亦猶楚謂之檮杌,晉謂之乘,魯謂之春秋,其義一也。

  又曰:若乃五行、藝文,班補子長之闕;百官、輿服,謝拾孟堅之遺。王隱後來,加以瑞異;魏收晚進,弘以釋老。斯則自我作故,出乎胸憶,求諸歷代,不過一二者焉。

  又曰:竊以國史所書,宜述當時之事。必為志而論天象也,但載其時彗孛氛祲,薄食晦明,裨灶、梓慎之所占,京房、李郃之所候。至如熒惑退舍,宋公延齡,中台告坼,晉相速禍,星集潁川而賢人聚,月犯少微而處士亡,如斯之類,志之可也。若乃體分濛澒,色著青蒼,丹曦、素魄之躔次,黃道、紫宮之分野,既不預於人事,輒編之於策書,故曰刊之國史,施於何代不可也。其間唯有袁山松、沈約、蕭子顯、魏收等數家,頗覺其非,不遵舊例。凡所記錄,多合事宜。寸有所長,賢於班、馬遠矣。

  又曰:伏羲已降,文籍始備。逮於戰國,其書五車,傳之無窮,是曰不朽。夫古之所制,我有何力,而班漢定其流別,編為藝文志。論其妄載,事等上篇。續漢已還,祖述不暇。夫前志已錄,而後志仍書,篇目如舊,頻煩互出,何異以水濟水,誰能飲之者乎?

  又曰:自漢中興已還,迄於宋、齊,其間司馬彪、臧榮緒、沈約、蕭子顯相承載筆,競志五行。雖未能盡善,而大較多實。何者?如彪之徒,皆自以名慚漢儒,才劣班史,凡所辯論,務守常途。既動遵繩墨,故理絕河漢。兼以古書從略,求徵應者難該;近史尚繁,考祥符者易洽。此昔人所以言有乖越,後進所以事反精審也。

  論贊篇曰:春秋左氏傳每有發論,假君子以稱之。二傳云公羊子、穀梁子,史記云太史公。既而班固曰贊,荀悅曰論,東觀曰序,謝承曰詮,陳壽曰評,王隱曰議,何法盛曰述,揚雄曰譔,劉昞曰奏,袁宏、裴子野自顯姓名,皇甫謐、葛洪列其所號。史官所撰,通稱史臣。其名萬殊,其義一揆。必取便於時者,則總歸論贊焉。

  序例篇曰:迨華嶠後漢,多同班氏。如劉平、江革等傳,其序先言孝道,次述毛義養親。此則前漢王貢傳體,其篇以四皓為始也。嶠言辭簡質,敘致溫雅,味其宗旨,亦孟堅之亞歟?

  補注篇:以峻之才識,足堪遠大,而不能探賾彪、嶠,網羅班、馬,方復留情於委巷小說,銳思於流俗短書。可謂勞而無功,費而無當者矣。

  言語篇曰:又世之議者,咸以北朝眾作,周史為工。蓋賞其記言之體,多同於古故也。夫以枉飾虛言,都捐實事,便號以良直,師其模楷,是則董狐、南史,舉目可求,班固、華嶠,比肩皆是者矣。

  摸擬篇曰:袁山松云:「書之為難也有五:煩而不整,一難也;俗而不典,二難也;書不實錄,三難也;賞罰不中,四難也;文不勝質,五難也。」夫擬古而不類,此乃難之極者,何為獨闕其目乎?

  覈才篇曰:但自世重文藻,詞宗麗淫,於是沮誦失路,靈均當軸。每西省虛職,東觀佇才,凡所拜授,必推文士。遂使握管懷鉛,多無銓綜之識;連章累牘,罕逢微婉之言。而舉俗共以為能,當時莫之敢侮。假令其間有術同彪、嶠,才若班、荀,懷獨見之明,負不刊之業,而皆取窘於流俗,見嗤於朋黨。遂乃哺糟歠醨,俯同妄作,披褐懷玉,無由自陳。此管仲所謂「用君子而以小人參之,害霸之道」者也。

  煩省篇曰:降及東京,作者彌眾。至如名邦大都,地富才良,高門甲族,代多髦俊。邑老鄉賢,競為別錄;家牒宗譜,各成私傳。於是筆削所採,聞見益多。此中興之史,所以又廣於前漢也。

  又曰:夫英賢所出,何國而無?書之則與日月長懸,不書則與煙塵永滅。是以謝承尤悉江左,京洛事缺於三吳;陳壽偏委蜀中,巴、梁語詳於二國。如宋、齊受命,梁、陳握紀,或地比禹貢一州,或年方秦氏二世。夫地之偏小,年之窘迫,適使作者採訪易洽,巨細無遺,耆舊可詢,隱諱咸露。此小國之史,所以不減於大邦也。

  又曰:古今有殊,澆淳不等。而往之所載,其簡如彼;後之所書,其審如此。若使同後來於往世,限一概以成書,將恐學者必詬其疏遺,尤其牽略者矣。而議者苟嗤沈、蕭之所記,事倍於孫、習;華、謝之所編,語煩於班、馬,不亦謬乎!故曰論史之煩省者,但當求其事有妄載,言有闕書,斯則可矣。必量世事之厚薄,限篇第以多少,理則不然,其斯之謂也。

  自敘篇曰:始在總角,讀班、謝兩漢,便怪前書不應有古今人表,後書宜為更始立紀。當時聞者,共責以為童子何知,而敢輕議前哲。於是赧然自失,無辭以對。其後見張衡、范曄集,果以二史為非。

  史官建置篇曰,若中朝之華嶠、陳壽、陸機、束晳,江左之王隱、虞預、干寶、孫盛,宋之徐爰、蘇寶生,梁之沈約、裴子野,斯並史官之尤美,著作之妙選也。

  又曰:吳歸命侯時,有左右二國史之職,薛瑩為其左,華覈為其右。又周處自左國史遷東觀令。以斯考察,則其班秩可知。

  又曰:夫仲尼修春秋,公羊高作傳。漢、魏之陸賈、魚豢,晉、宋之張璠、范曄,雖身非史職,而私撰國書。

  古今正史篇曰:魏黃初中,唯著先賢表,故漢記殘缺,至晉無成。泰始中,祕書丞司馬彪始討論眾書,綴其所聞,起元光武,終於孝獻,錄世十二,編年二百,通綜上下,旁引庶事,為紀、志、傳凡八十篇,號曰續漢書。又散騎常侍華嶠刪定東觀記為漢後書,帝紀十二、皇后紀二、典十、列傳七十、譜三,總九十七篇。其十典竟不成而卒。自斯已往,作者相繼,為編年者四族,創紀傳者五家,推其所長,華氏居最。而遭晉室東徙,三惟一存。

  雜說下篇曰:夫以宣尼叡哲,子雲參聖,在於著述,不能忘私,則自中庸以降,抑可知矣。如謝承漢書偏黨吳、越,魏收代史,盛誇胡塞,復焉足怪哉?

  又曰:子曰:「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人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若漢代青翟、劉舍,位登丞相,而班史無錄;姜詩、趙壹,身止計吏,而謝書有傳,即其例也。

    史略(節錄)

  卷二曰:按後漢明帝詔班固、陳宗、尹敏、孟冀譔世祖本紀及建武功臣傳。又詔劉珍、李尤等譔建武以來至永初紀傳。又詔伏無忌、黃景作諸王恩澤侯及單于、西羌,地里志。邊韶、崔寔、朱穆、曹壽作皇后外戚傳、百官表、順帝功臣傳,凡百十四篇,曰漢記。嘉平中,馬日磾、蔡邕、楊劇、盧植又續漢記。至吳謝承作漢書,司馬彪作續漢書,華嶠、謝沉、袁崧又作後漢書,往往皆因漢記之舊為之,是固為有所據依。

  又曰:謝承、司馬彪、薛瑩、謝沉後漢書,先儒最稱其精。今是書不復可見,乃略采其精語一二。謝承史云:「徐孺子清妙高峙,超世越俗。」司馬彪史云:「蔡伯喈通達有雋才,博學善屬文,伎藝術數,無不精練。郭林宗處約味道,不改其樂。李元禮曰:『吾見士多矣,無如林宗者也。』及卒,蔡伯喈為作碑曰:『吾為人作銘,未嘗不有慚容,唯郭有道碑頌無愧耳。』」薛瑩史云:「李元禮抗志清妙,有文武雋才。」又曰:「李膺、王暢、荀緄、朱寓、魏朗、劉祐、杜楷、趙典為八俊。」謝沉史曰:「俊者,卓出之名也。」諸人史句如此,可曰精矣!

  卷三曰:東觀漢記百四十三卷,起光武記注至靈帝,長水校尉劉珍等撰。其後有後漢記一百卷,晉散騎常侍薛瑩所撰,當本諸此。

  又曰:張璠漢紀曰:「范孟博為功曹,辟公府掾,升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志。百城聞滂高名,皆解印綬去。」又曰:「不畏強禦陳仲舉,天下模楷李元禮。」以上諸史,學者所未見,故為概舉一二,庶知其筆墨焉。

  卷五曰:劉軻論太史公以來史筆姓氏:東漢有若陳宗、尹敏、伏無忌、邊韶、崔寔、馬日磾、蔡邕、盧植、司馬彪、華嶠、范曄、袁宏。

    少室山房筆叢

  經籍會通曰:阮錄又有後漢藝文志目若干卷。第云八十七家亡,而不著存數。按范志無藝文一類,蓋謝承書也。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節錄)

  史部編年類後漢紀提要曰:後漢紀三十卷,晉袁宏撰。蓋大致以漢紀為準也。案隋志載璠書三十卷,今已散佚。惟三國志注及後漢書注間引數條。今取與此書互勘,璠記所有,此書往往不載。其載者亦多所點竄,互有詳略。如璠記稱「盧芳,安定人。屬國夷數十畔在參蠻,芳從之,詐姓劉氏」。此書則作「劉芳,安定三川人,本姓盧氏。王莽末,天下咸思漢,芳由是詐稱武帝後,變姓名為劉文伯。及莽敗,芳與三川屬國羌胡起兵北邊」。以及朱穆論梁冀池中舟覆,吳祐諫父寫書事,皆較璠記為詳。璠記稱「明德馬皇后不喜出遊,未嘗臨御窻牖」。此書作「性不喜出入游觀」。璠記稱「楊秉嘗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財也。』天下以為名公」。此書刪下一句。又如序王龔與薛勤喪妻事,璠記先敘龔而追敘勤,此書則先敘勤而後敘龔。敘呂布兵敗,勸王允同逃事,璠記敘在長安陷時,此書追敘於後。亦頗有所移置。而核其文義,皆此書為長。

    十七史商榷卷三二三史條

  案:三史謂史記、前、後漢書,而後漢則指謝承或華嶠書。

    隋書經籍志考證(節錄)

後漢書一百三十卷無帝紀,吳武陵太守謝承撰。

  新唐志同,又錄一卷。舊唐志三十三卷。史無帝紀,惟聞此書。北堂書鈔設官部引承書有風教傳,亦創見也。史通論贊篇「謝承曰詮」。愚按:文選顏延年北使洛詩注引承書「徐淑戎車首路」。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注「陰修敷化二都,威教克平」。阮嗣宗勸進表注「黃他求沒將,投骸邊廷」。又「王龔幹事,遂陟鼎司」。後漢二十八將論注「申屠蟠英姿磊落」。張景陽六命注「士庶流宕他州異境」。俱稱「序曰」,蓋承書敘傳中語。今存姚之駰輯本四卷。

後漢記六十五卷本一百卷。梁有,隋殘缺。晉散騎常侍薛瑩撰

  唐志一百卷。今存姚氏輯本一卷。太平御覽皇王部引光武、明帝、章帝、安帝、桓帝、靈帝六贊。

續漢書八十三卷晉祕書監司馬彪撰。

  晉書司馬彪傳:彪討論眾書,綴其所聞,起於世祖,終於孝獻,為紀、志、傳凡八十篇,號曰續漢書。唐志八十三卷,又錄一卷。今存姚氏輯本一卷。魏志武紀注、司馬朗傳注引有司馬彪序傳,當是續漢書分篇。

漢後書十七卷本九十七卷,今殘缺。晉少府卿華嶠撰。

  晉書華嶠傳:初嶠以漢紀煩穢,有改作之志。會為臺郎,遍觀秘籍,遂就其緒。起於光武,終於孝獻,一百十五年,為帝紀十二卷,皇后紀二卷,十典九卷,傳十七卷,及三譜、序傳、目錄凡九十七卷。嶠以皇后配天作合,前史作外戚傳以繼末編,非其義也,故易為皇后紀,以次帝紀。又改志為典,以有堯典故也。而改名漢後書隋、唐志作後漢書,刊訛。奏之。嶠所撰十典,未成而終。何劭奏嶠中子徹使踵成之,未竟而卒。繆播又奏嶠少子暢為佐著作郎,克成十典史通書志篇:華嶠曰典。 永嘉喪亂,娙籍遺沒,嶠書存者五十原注一作三十餘卷。魏收上後魏書十志啟曰:「叔駿嶠字刪輯後劉,紹統司馬彪字削撰季漢,十志實範遷、固,表蓋闕焉。」史通內篇曰:「班固、華嶠,子長之流也。」又曰:「創紀傳者五家,推其所長,華氏居最。」又外篇曰:「嶠刪東觀記為漢後書。」愚案:蔚宗撰史,實本華嶠。故亦易外戚為后紀,而肅宗紀論、二十將論、桓譚、馮衍傳論、袁安傳論、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傳序史通序例篇曰:華嶠後漢,多同班氏。如劉平、江革等傳,其序先言孝道,次述毛義養親。此則前漢王貢傳體,其篇以四皓為始也。嶠言辭簡質,敘致溫雅,味其宗旨,亦孟堅之亞歟。 班彪傳論,章懷並注為華嶠之辭。王允傳論,章懷漏注。以魏志董卓傳注參校,知亦嶠辭。若袁安傳言湯長子成早卒,嶠書作長子平,平弟成(見魏志袁紹傳注),此可攷范史之異。至魏志華歆傳注、世說德行篇、方正篇注並引嶠譜敘史通外篇省稱曰譜。其言皆華氏事,世說注引孫策略有揚州,盛兵徇豫章,官屬請出郊迎,華歆不聽一事,通鑑考異謂其所說不近人情。蓋即班、馬自敘之例。唐志三十一卷。

後漢書八十五卷本一百二十二卷,晉祠部郎謝沈撰。

  唐志一百二卷。今存姚氏輯本一卷。

後漢書九十五卷本一百卷,晉祕書監袁山松撰。

  晉書袁山松傳:山松著後漢書百篇。舊唐志一百二卷。新唐志一百一卷,又錄一卷。今存姚氏輯本一卷。愚按:沈約宋書禮志引山松漢百官志,水經注引山松郡國志,史通書志篇言山松有天文志,通志校讎略言有藝文志,宏簡錄載梁七錄內有後漢書藝文志若干卷,不著山松,證以通志,當即袁氏之志。

後漢紀三十卷張璠撰。

  魏志三少帝紀注云:張璠,晉之令史,撰後漢紀,雖似未成,辭藻可觀。史通內篇曰:「如張璠、孫盛、干寶、徐廣、裴子野、吳均、何之元、王劭等,或謂之春秋,或謂之紀,或謂之略,或謂之典,或謂之志,大抵皆依左傳以為的準焉。」又曰:「荀悅、張璠,丘明之黨也。世說注、後漢書注俱引璠紀。郡齋讀書志曰:「東京史籍,惟璠紀差詳。」唐志卷同。

後漢南記四十五卷本五十五卷,今殘缺。晉江州從事張瑩撰。

  世說言語篇注引「荀諝典籍文章無不涉,徵聘無所就」;文學篇注「服虔明左氏傳,作訓解」;初學記地部「郭丹從武關出謁更始」;人事部「和帝四歲與兄慶出同車,入共室」;又「陰慶以園田錢財分與二弟」;武功部「魏應明魯詩,帝賜以劍玦」;居處部「馬援奏銅馬法,詔名金馬門」;文選干寶晉紀總論注「蜀有陽平、江關、白水,此為三關」;北堂書鈔后妃部「居危能重」;改術部序曰「赤精漸微」;太平御覽地部「樊重家素富,閉門成市」;職官部「陳寵為太守,任功曹王渙」;兵部「陳蕃欲誅諸黃門,謀泄被害」;宗親部「北海靖王興為光武撫育,恩愛如子」;珍寶部「安帝見銅人,張陵對以秦始皇時所鑄」,共十五事,並題張瑩漢南記。續漢郡國志注、史記集解並引張瑩曰「句亶,今江陵也」。唐志五十八卷。

後漢書五十八卷劉義慶撰,不著錄。

  見唐志。

後漢書一百卷蕭子顯撰。梁有,隋亡。

  梁書蕭子顯傳:子顯著後漢書一百卷。據眾後漢,考正同異,為一家之言。

    文史通義(節錄)

  外篇永清縣志文徵序例曰:馬、班而後,家學漸衰,而豪傑之士特立名家之學起。如後漢書之有司馬彪、華嶠、謝承、范蔚宗諸家,而晉書之有何法盛等一十八家是也。同紀一朝之蹟,而史臣不領專官,則人自為編,家各為說,不為敘述討論,萃合一篇之內,何以得其折衷,此諸家流別之必待專篇列傳而明者也。

  四、清代諸家後漢書輯本序跋及目錄

    姚之駰後漢書補逸

  自序:春秋,魯史也,一經宣尼之筆削,而魯史逸焉,等於芻狗。自後司馬遷作史記,憑空結撰,絕無依傍。而班固因之成漢書,然不聞太初以前盡逸子長之書也。後漢史書,自當時人主命詞臣撰記,後其踵作者為紀為書凡十餘家,蓋人人自擬遷、固矣。范蔚宗書最晚出,不過集諸家之成,以傾液而漱芳耳。故當時雅重東觀記,與遷、固二書稱為三史。而外此謝、華諸書無一逸者,裴松之注三國志亦多引之,不專奉宣城也。自唐章懷太子留文學之士,同注范書于儀鳳初年,上之有詔,付秘書省,自是而諸書稍稍泯矣。故五代及初唐人其類事釋書,尚多援引諸家者;至六臣注文選,其引范書已什之七八;迨宋淳化中吳淑進注一字賦表,枚舉謝承後漢書、張璠漢紀、續漢書,以為皆彼時所遺逸者,意其時惟東觀記僅存耳。後景祐初年,余靖、王洙奉詔校范書,序其源委,臚列東觀以下七種,僅載卷帙之多寡,而於章懷之注,竟不能取諸書相參對,則諸書之逸而不存,已如逝水飄風矣。

  夫范書簡而明,疏而不陋,史通固亟稍之,然持論之間,不無倒置。議竇武、何進之誅宦寺為違天理,責張騫、班勇之使西域為遺佛書,抑謝夷吾、李郃于方術,枉董宣于酷吏,察蔡琰于列女,而且志缺藝文,贊為贅語,流觀逸史,未必從同也。蔚宗與甥姪書以為體大而思精,諸序論贊筆勢放縱,實天下之奇作。善乎!文中子之言曰:「古之史也辨道,今之史也耀文。」范其耀文者乎?且即以文論,而創造者難工,潤色者易好,集眾文而潤之,范亦不得專美於後也。夫百末旨酒非不美也,乃飲醇而忘蘅杜之馨。狐裘之價千金也,而不知其成眾腋。此亦失先河後海之義矣。今以蔚宗所定為正史,而謝、華諸書等諸芻狗,是以春秋尊范書,吾未之敢信也。

  或曰古書之逸者多矣,即如史官所記,東漢以來其不傳者何限,將按籍而補之,恐有塞破世界之憂。是又不然。夫他書可逸,惟史當補。近史文煩或可逸,古史文約尤當補。今試以謝、華諸史與范校,其闕者半,其同者半。其闕者可以傳一朝之文獻,其同者且可以參其是非,較其優絀,于史學庶乎其小補也。爰是檢閱群書,鈔蕞成帙,考覈同異,間以臆斷,合為八種二十一卷。遂使八百餘年已湮之籍,一旦復裒然傳世。日月潛曜,麗天復光,江河滔滔,歸自潮汐,豈非撰著家一快事哉!第鯫生固陋,其疏略之過,未能善補,尚俟博雅君子重補其闕云爾。康熙癸巳夏五月錢唐姚之駰魯思氏謹題于東皋之露滌齋。

  例言:

  一、是編採自群書,概依原本,間有大謬,辯如註言,其小疵纖誤,統置闕如,不敢妄更。

  一、列朝諸臣,略次前後,不盡案紀年而差之,以作史者老韓尚可同傳,而儒林、循吏各歸一部,原未嘗沾沾序列也。

  一、凡一人事蹟,隨得隨錄,亦不序其先後,蓋條登縷載,固非列傳體耳。

  一、史體為紀、為傳、為志,各有所屬。今八書既亡,不能探其原帙,但以帝王及諸臣標題,而諸條麗其下。其採自諸志,無人可附者特拈數字以便尋觀。

  一、有同此一條,兩書引用互異者,仍兼採並收,不敢妄削。

  一、諸書多有從同,或嫌冗複,然參看有三善焉:補亡一,辯誤二,較量行文高下三。

  一、末學荒蕪,既非行祕,而藏書寂寥,并鮮獺祭之功,其有闕陋,再俟增入。  荃園姚之駰識  謝承後漢書序:謝偉平之書,東漢第一良史也。東觀記仿佛起居注,即應奉漢事、譙周刪記,皆未嘗成一家言以定之。為史定之者,自偉平始。偉平於孫吳時,為吳郡督郵,有嘉禾生部內,後遷長沙都尉。博物洽聞,下筆雋妙,撰後漢書百三十卷,可謂該矣。案謝書極博,凡所載忠義名卿及通賢逸士,其芳言懿矩,半為范書所遺,惟六朝詞人多誦說之,故當時引用多採編中佳話。蔚宗作史,過為刪除,如食海錯而棄江瑤,柱操斤而遺文梓,殊可惋惜也。然〈逞,中“口改山”〉〈逞,中“口改山”〉為言家口實,故其軼時見他書,知文章光燄與夫忠義名卿通賢逸士之遺跡,其在天地間自不可磨滅如此。輒採綴彙鈔,分為四卷。覽是書者,亦嘗一臠而識太牢之滋味矣。案長沙都尉余靖表作武陵太守,俟考。

  分目:

  祭遵 陳臨 第五倫 李淑 張閎 王防 劉裕 陳正叔 嚴豐 包咸 鄭興 賈逵 桓譚 許慶 周穆 鄧曄 鄧弘 王阜 桓任 劉崇 皋弘 何湯 張佺 羊茂 劉平 劉琨 尹敏 宋均 江革 王博 黃向 陶碩 杜詩 韓崇 隱〈辶翟〉 戴憑 鄧儒 鍾離意 湛重 張堪 沈景 李鴻 周敞 陳茂 陳宣 戴禮 張業 路仲翁 李敬 公孫曄 陸續 虞延 封告 虔國 謝夷吾 方儲 范式 張修 孫華 孔嵩 傅賢 黃香 嚴翊 鄭弘 陳囂 張霸 張楷 王譚 劉陵 刁曜 周暢 百里嵩 郭丹 董宣 禮震 董春 (以上總卷九)

  陳寵 張意 馬融 巴祗 鄧道 陳龜 孟嘗 尹昆 閔貢 石苞 張稷 吳祐 鄧通 宋度 宋叔平 徐防 王充 陳堪 華崧 華松 戴封 許荊 許季長 司馬苞 張冀 趙曄 杜撫 許敬 廣漢儒 玊況 班固 陳囂 陳翔 馮魴 唐羌 張青 王黨 高慎 周燮 岑熙 陳楚 李燾 石□ 陳禪 聞人統 梁竦 梁不疑 李壽 孔喬李昺 郎宗 王輔 施延 任防 王賜 黃昌 □紹 侯瑾 樊英 祝皓 劉據 虞承 左雄 戴良 陳常 薛惇 雷義 法真 徐相 崔瑗 沈輔 范丹 仇覽 黃真 劉祐 沈豐 羊續 趙嘉 陳謙 (以上總卷一0)

  董种 馮緄 周乘 宗慶 彭脩 劉騊駼 張綱 劉虞 蔣崇 祝良 王奐 高弘 張陵 盛吉 皇甫規 王暢 朱寵 許永 賈彪 蘇章 宗度 郭諒 楊章 徐栩 宣仲 李固 趙戒 趙典 媯皓 尹苞 朱穆 劉寵 唐約 荀緄 曹破石 龔遂 胡騰 應奉 陳蕃 周樹 胡廣 韋著 李曇 姜肱 楊高 羊陟 郭泰 劉儒 李咸 度尚 劉瑜 孔恂 楊喬 竇武 牛震 賀純 王逸 符融 馮岱 宋果 徐璆 劉寬 袁忠 吳馮 郭賀 (以上總卷一一)

  張磐 晉文經 成瑨 劉瓆 范滂 劉淑 延篤 黃憲 徐稚 張奐 陳朔 周景 李燮 楊璇 魏朗 李膺 王威 茅容 抗徐 申屠蟠 皇甫嵩 巴肅 史弼 第五永 楊震 楊秉 楊賜 宗琳 陳球 陳瑀 陳珪 宗資 檀敷 賈淑 桓嚴 承父嬰 楊奇 張馴 趙咨 賈琮 公孫瓚 朱雋 蔡邕 袁閎 袁弘 袁祕 封觀 謝弼 蓋勳 臧旻 胡母班 高幹 陰修 劉表 趙昱 公沙穆 駱俊 伍孚 鄭玄 陸康 禰衡 趙謙 徐胤 董襲 劉翊 佛 三君 交阯 弩 涉皇山 五經碑 蝗 寧陽主簿 周平王後 諫議大夫 三男共娶 腹背毛 (以上總卷一二)

  薛瑩後漢書序:瑩字道言,吳薛綜之子。其所纂蹈,允有先風,涉學既博,文章尤雋。吳少帝命韋曜、周昭、梁廣、華覈及瑩五人共撰吳書,同寮之中,瑩為冠首。吳亡後,歸司馬氏,官散騎常侍,著書八篇,名曰新議。其所著漢書,當是私作,故吳志本傳不載。余靖表云:「瑩作後漢記百卷,今他本直云後漢書也。」瑩書大半弗存,未經拂耳瞥目。然讀世祖及顯宗二論,波屬雲委,灝瀚蒼鬱,洵良史手,他稱是矣。袁彥伯竟未採及,何耶?

  分目:

  光武論 明帝論 章帝北巡 靈帝獵 王霸白冰 李膺抗志 馬防論作樂 虹見 八俊 白波賊 (以上總卷一三)

  張璠漢記序:漢記之稱,因舊也。意其時謝、薛諸書皆未行世,璠因東京本朝之史而刪錄之。且東觀記續於熹平,其後但有起居注諸書,璠故略於國初,而詳於季世,亦以補其未備耳。是以裴松之注魏、蜀志,多援是書為證。袁宏敘漢紀云:「經營八年,疲而不能定,始見張璠所撰書,其言漢末之事差詳,故復採而益之。」蓋是編罕傳,當典午時已艱購若此。吳正儀亦以為逸書無考。余祕書則歷敘群史,獨缺是編,豈竟未識其名耶?今所傳者,千百之什一,劉璋一論,備具三長,餘可知已。(會稽徐友蘭鈔本有蔡元培案:唐以前書無刻本,故難得,非所謂艱購也。)

  分目:

  明德馬后 張酺 盧芳 杜詩 梁冀 左雄 范丹 宋穆之 朱穆 李固 吳祐 郭純 張溫 馬防 楊秉 宋登 陳球 周景 种暠 荀顗 孔融 王龔 王暢 鄭泰 蔡邕 王允 荀淑 荀爽 荀悅 何顒 董卓 橋玄 皇甫嵩 賈琮 王立 少帝出奔 獻帝命名 獻帝入長安 劉璋論 于闐 北郊 時人語 (以上總卷一四)

  華嶠後漢書序:案華叔駿集載詔語曰:「亭侯嶠體素弘簡,文學該通,著書實錄,有良史之志,故轉為祕書監,其加散騎常侍。凡著作禮儀音律天文數術,南省文章,門下譔集,皆典統之。」嶠謝表云:「劉向父子,世典史籍;馬融博通,三入東觀。非臣庸賤,所敢擬蹟。」則當時之推重可知矣。嶠集序云:「嶠作後漢書百卷,張華稱其有良史之才,足以繼蹟遷、固。乃藏之祕府,與三史並流。」司馬諸公贊曰:「嶠字叔駿,有才學,撰後漢書,世稱為良史。」則當時後漢書之推重又可知。此編不知亡自何時,吳博士表不言其遺逸,蓋已不復知有華書矣。余靖云:「嶠刪定東觀記為漢後書九十七篇。」應別有考。今范書多採拾其緒餘,至於小論,或全襲用,蔚宗其亦服膺斯編乎?微章懷注之,則掠美者勝矣!嶠,華表之子,歆之孫也。

  分目:

  明帝 陳愍王寵 鄧禹 李通 臧宮 祭遵 岑彭 陳俊 馮異 吳漢 鄭興 馮衍 朱暉 樊宏 馬援 桓榮 桓郁 樂松 吳雄 伏恭 應慎 陳寵 江革 第五倫 韋彪 鄭眾 宋均 郅惲 馬防 張英 任延 馮豹 何敞 廉范 衛羽 耿康 陳元 郭伋 衛颯 徐防 張奮 桓焉 孔奮 班固 樂恢 任浦 倪寬 郭躬 劉愷 岑熙 袁良 黃瓊 魯恭 劉寬 陽球 趙孝 劉平 應順 韓演 鮑德 周燮 桓典 崔琦 劉寵 宋登 袁逢 班超 張濟 趙壹 楊震 李膺 張堪 應劭 袁安 陳寔 來豔 何熙 范滂 蔡邕 皇甫嵩 崔駰 楊彪 王允 應瑒 崔瑗 華歆 華表 董卓 郭氾 梁冀妻 南單于 靈帝治南宮 世宰相 東觀 明章二帝 執金吾 二十八將 論鮑永馮衍 (以上總卷一五)

  謝沈後漢書序:山陰謝沈有孝行,博學多識,明練經史。何充、庾冰並稱沈有史才,遷著作郎。撰司馬書三十餘卷及毛詩、漢書外傳,詩賦文論,皆行於世。典午史云:「沈曾著後漢書百卷。」余靖以為一百二十二卷。又云官祠部郎,未知孰是。今茲所存,廑豹之一斑,孔鸞之一羽耳。然觀其述禮儀、祭祀諸志,原原本本,似不欲攘人美以為己有者,亦良史才也。史稱其學在虞預之右,信然!沈字行思,中興書作「靜思」。

  分目:

  鄭敬 胡廣定漢制 蔡邕撰志 閔貢 皇后配享 大水 蝗 雍鄉 牛蘭山 參巒

(以上總卷一六)

  袁崧後漢書序:袁崧,亦作袁山松,陳郡人,官司馬朝祕書監,著後漢書百卷,劉孝標注世說多採之。與袁宏為從昆弟,一紀一書,疑同時所作,故不相為引。顧一門皆良史才,何其盛也!舊傳崧善音樂,好行路難曲,乃文其詞,酒酣縱歌之,聞者皆為涕下。又出遊,每令左右作挽歌,時人目為「道上行殯」,與張堪齋前種松事並稱,其風流概可知已。別有宜都記一書,軼見他說,殆長於詞筆者。今覽其光武論,文多排疊,而喜填藻語,頗為六朝橐籥。然書中志災祲為多,將以垂示鑒戒,庶幾作史者之微旨焉。後以孫恩亂被害,文文無終,惜哉!

  分目:

  光武皇帝 明帝 靈帝 賈復 耿弇 宋弘 伏湛 隗相 侯霸 韓卓 羅威 楊終 徐璆 王充 朱穆 吳祐 楊震 岑晊 任隗 劉虞 羊續 賈彪 竇憲 楊匡 應奉 劉洪 范冉 沮雋 盧植 劉陶 王允 蔡邕 袁紹 置郡 分郡 虎見 火災 河清 七大水 如斗雹 六月寒 大水 虹 水暴出 日重 月重暈 火光 大寒 木連理 營頭 龍死 水溢 (以上總卷一七)

  司馬彪續漢書序:典午泰始中,司馬彪著續漢書成。彪意以為漢氏中興,迄於建安,忠臣義士亦已昭著,而時無良史,記述煩雜。譙周雖已刪除,然猶未盡,安順以下亡缺者多。乃討眾論,綴其所聞,以為續書,傳之後世。典午書載其列紀、志、傳凡八十篇,蓋較范書減四十篇矣。余靖表不詳卷帙,其散亡可知也。今摭拾群籍,彙成四編,其同范者十之六耳。夫彪為王室枝脈,以好色薄行弗嗣,由此不交人事,乃專精學藝,博覽群籍。唐太宗嘗詠其續漢志云:「前史彈妙詞,後昆沈雅思。書言揚盛跡,補闕興洪志。川谷猶舊途,郡國開新意。」其推崇之意可見。向使彪嗣高陽王,懷桐披裘,不過貴耀一時,豈能使千百載下傳其著作若此哉!其曰續者,蓋續班書云爾。彪字紹統,官祕書丞,所著又有九州春秋及戰略諸書。

  分目:

  光武帝 明帝 章帝 和帝 安帝 順帝 沖帝 桓帝 靈帝 明德馬后 和熹鄧后 順烈梁后 曹皇后 虞美人 沛獻王輔 北海敬王睦 琅邪孝王京 北海靜王興 趙孝王良 安成孝侯賜 東平憲王蒼 河間孝王開 劉聖公 隗囂 李通 王常 鄧晨 朱浮 耿純

公孫述 鄧禹 李忠 彊華 吳漢 王梁 陰議 寇恂 張隆 馬武 卓茂 馮異 蓋延 岑彭 張印 來歙 王遵 祭遵 朱祐 景丹 耿弇 侯霸 陰興 陳俊 杜林 第五倫 董宣 鮑永 馬援 曹褒 鮑昱 周澤 彭閎 溫序 (以上總卷一八)

  鍾離意 馬嚴 桓榮 王良 鄭興 耿國 祭彤 魯恭 張湛 樊儵 張純 耿秉 牟融 封觀 王元 魯充 陳謙 劉昆 趙喜 楊仁 梁松 徐防 淳于恭 虞詡 梁統 趙典 魯丕 趙熹 張禹 周舉 虞延 張奮 王丹 郭伋 傅宣 度尚 李恂 袁安 劉陶 梁商 何紹 陳翔 种暠 鄧彪 魯丕 黃香 張霸 汝郁 鄭弘 申屠剛 劉平 班固 張衡 劉寵 楊琳 宣秉 馮魴 王苑 梁冀 尹敏 李固 杜喬 廉范 姜肱 耿恭 祝良 班超 左雄 劉寬 陳弇 (以上總卷一九)

  任延 楊震 樂恢 陽球 胡廣 陳蕃 王渙 邊韶 張堪 范丹 霍融 延篤 黃琬 張綱 吳祐 郭泰 楊賜 承宮 應志 桓典 陳寔 孔奮 徐孺子 范滂 宋則 楊璇 皇甫規 張奐 竇武 朱穆 龐參 李燮 傅燮 蓋勳 荀淑 韓卓 應劭 趙岐 鄭玄 蔣詡 蔡邕 史弼 孔融 橋玄 司馬朗 鄭渾 皇甫嵩 申屠蟠 陳群 袁逢 盧植 郗慮 唐珍 張顥 楊彪 孟郁 孫程 (以上總卷二0)

  朱雋 劉繇 何進 劉虞 周群 董卓 劉備 曹騰 曹嵩 封禪刻石 封石 趾石 祠泰山 改元 刻石 金泥玉璽 親封 三老五更 祠南郊 高禖 養老 準代管 天竺國 人死復生 萬金堂 濯龍園 助蠶 靈臺 玉鉤玦 孔雀 大寒 日行 至日 送故 作曆 四分曆 晷景長短 六宗 日食 社稷壇 大魚 葦方笥 女子復生 呂母子 荊州牧 考城 漁涪津 太白入斗 客星 駕驢 兩頭兒 異草 雀 侯非侯 后服 太子車 拜諸侯王 儺 詔獄 龍麟 印璽 救日 宗祀 祠老人星 嘉瓜芝草 冠 步搖 諸不諧 野蠶 星主 迎氣 膢 冬至 正朝 朱索連葷 孛 掫 射犬聚蓩鄉 水溢 大鳥 直如弦 行禘禮 天子葬 竹柏葉觴 火光 符拔 茅田一頃 蔡邕對災異 婦人封君 雨肉 雨雹 長沙賊 艾縣賊 減俸 不衛宮 渤海賊 沱水龍 城上烏 春旛 上巳 改水火 尚書省 騑 符訾 大將軍 虎文服 角端車 童謠 百官俸 (以上總卷二一)

    孫志祖謝氏後漢書補佚

  汪輝祖序:乾隆癸丑暮春,會稽張茂才鎮南語余云:潞莊王氏家藏元大德間所刻謝承後漢書。王氏主人與吾邑王進士宗炎為鄉試同年友,又故與茂才交,然二君皆求之,數年不可得。去臈昭文張比部燮過訪,又謂青浦許侍郎寶善有謝書寫本,將假歸傳錄。今春比部官京師,許氏之書又不可得。輝祖按:吳淑進注事類賦狀在淳化時,已稱謝書遺佚。王應麟困學紀聞云:謝承父嬰為尚書侍郎。原注謝承後漢書,見文選注。是謝書在宋時已無傳本,何以大德時乃有雕版,而元明諸人引用鮮有!在唐宋人類書外者,王、許兩家所藏,真膺殆不可知。唐熙間,姚氏之駰撰後漢書考逸,中有謝書四卷。孫頤谷先生病其舛闕,重加纂集,凡姚氏所采者,一一著其出處,誤者正之,略者補之,復以范書參訂同異。其未采者,別為續輯一卷。証引精博,十倍于姚,全書雖逸,梗概于是略具,洵可謂偉平之功臣矣。嗣君與人以稿本郵示,將遂付之剞劂。裒病健忘,不能廣閱遠稽,有所附益。竊幸十年積悃,藉此稍慰,校讀一過,識數語于後。他日如得見王、許兩家本,當即以先生是書考定之。嘉慶七年歲在壬戌十有一月既望蕭山汪輝祖識。

  嚴元照序:吳武陵太守謝承,字偉平,撰後漢書百三十卷。其書亡于南宋,而或言明內閣有之,方以哲攜歸德清,不足信也。傅青主言其家舊藏明刊本,曹全碑出土時曾援據是書,無一不合,以為大勝范書,是亦無稽之言也。唯姚之駰後漢書補逸中所輯四卷,雖存百一,就可以見其大概。謝書于忠義隱逸,蒐羅最備,不以名位為限,其所以發潛德之幽光者,蔚宗不及也。若其他事蹟與范書異者,亦未見定勝。近仁和孫頤谷侍御,以姚本收輯諸書既多遺脫姚氏未嘗見太平御覽,其標目亦頗有疏略,乃重為訂定,于姚本既多補正,復為所考出之書,悉明著之,于其所遺漏者,復為采擷,續成一卷,凡范書以及異同之處,亦注出之,良為精矣。竊謂諸書所引,於字句之間既多損益,又芟節過當,今茲零星掇拾,不足見謝氏之用意。然殘圭斷璧,終貴乎真,愛古者能恝置之耶?侍御考之隋書經籍志,而知謝書無帝紀;考之北堂書鈔,而知有風教傳;考之太平御覽,而知有東夷傳;考之史通,而知有百官、輿服志,姜詩、趙壹傳,又易論贊而為詮,與諸史不同。世有作偽者,以此數端驗之,可以破矣。余從侍御僭鈔,遂書于後。乾隆乙卯嘉平初七日歸安嚴元照。

  分目(僅錄卷五孫志祖所續輯者):

  靈帝 伏后 東平王蒼 劉恭 孟政 楊豫 岑彭 田戎 祭彤 馬援 趙孝 車成 馬武 鄧禹 鄧晨 朱鮪 魏霸 銚期 耿恭 鄭敬 郅壽 陳眾 周滂 宋弘 許楊 高獲 馬廖 周防 郎顗 曹褒 郭賀 毛義 鄭均 周嘉 李善 韋彪 承宮 高鳳 周磐 朱暉 翟酺 种暠 鍾皓 馬寔 劉勤 夏勤 江漢 韓韶 陳重 戴就 李南 廖扶 第五種 周璆 爰延 夏馥 張儉 孔昱 許劭 陳寔 陽球 陳紀 橋玄 許慎 傅燮 周舉 董卓 王匡 袁紹 楊彪 朱皓 張溫 黃琬 茨充 呂強 孫期 劉升 楊淮 宋登 蔡祖 爰延 范訓 王閎 陳禁 羊定 項誦 車章 戎良 李光 郭宏 秦護 殷亮 衛良 胡劭 張載 周躬 陳曄 孟節 鍾南嚴 朱躍 費遂 鮑昂 褚禧 劉靚 甄豐 滕延 李萇 姚俊 曹壽妻 袁隗妻 東夷傳 佚文 (十三條)

  柳詒徵末跋:謝承後漢書久佚,近代輯本推汪南士為備,然徵引援據,亦有舛漏。孫頤谷謝書補正,據姚魯斯本,著其所出,並增輯一卷。以視汪書,時有異同。如據北堂書鈔知謝書有風教傳,據史通知謝書有百官、輿服志,皆汪目所無。宗均之非宋均,張佺之非張儉,皆寔事求是,非徒事漁獵類書者比也。崔國榜序汪輯,謂孫氏未有成書,蓋由未見其傳本。丁氏善本書室寫本久庋山館,學者恆乞,迻錄傳校,爰為印布,以備輯佚者之參證云。辛未初冬鎮江柳詒徵識。

    王謨謝承後漢書鈔

  自序:余於諸別史中,最愛謝偉平後漢書,記載賅博,遠勝范蔚宗。即以吾江右人士考之,范書祗列有南州高士父子及陳重、雷義、程曾、唐檀數傳,其何湯僅附見桓榮傳。章懷太子注引謝書,載湯事亦綦詳,外有羊茂、孔恂、嚴豐、宋度、湛重、鄧通、項頌、劉陵、黃向、張冀十人,爵里事蹟,班班可考,乃其姓名,俱不挂范書。余故于輯著豫章十代文獻略,嘗有慨乎言之:良由偉平父嬰,當日實以臺郎出入閣道,博覽漢世諸將相名臣策文,祕為家庭異聞。偉平又復矢志虛公,有善必揚,無微不彰,故其書可貴爾。而劉子元乃以周悉江左,偏黨吳越議之,亦淺乎測偉平矣。余因鈔輯漢魏遺書別史,首及偉平此書,加意蒐羅,僅得六卷。亟欲先登梨棗,而終以未見姚氏補遺為嫌。竊意其書如果完善,愚書無庸復出,若彼此互有闕遺,亦可相為補益,以此遲疑,不果授梓。今始從坊間購得姚書,比較目錄,其所載凡二百八十一人,余書三百八十餘人。多寡既懸殊,而其中姓名離合,事蹟詳略,與其時世先後,亦往往互異。大抵各從所見採錄,各隨己意編次,即不合,無足怪。最可議者,在盡削所引書目,茫無依據,而承父嬰一條案語尤謬,亦由未取原書覆加磨勘故也。其他議論,鍼砭范書闕失,實先得我心,且于余書存疑處,亦能分別言之,其用功于此書,亦已深哉!此書亡于唐宋之際,已數百載,墜緒茫茫,几致泯絕。姚氏乃發憤網羅,力為草創,厥功匪易。而余書晚出,不意采獲至有三百八十餘人之多,為倣范史體例編次,略有條理,遂成部帙。雖於偉平原書百三十卷,尚未能存什一于千百,然以視姚氏補遺,差更完善,可以問世。故願復出是書,以就正於當代博雅君子。嘉慶丁卯秋月汝上老人王謨識。

  序錄(節錄):謨案:宋吳淑進事類賦注狀云:「凡讖緯之書及謝承後漢書、張璠漢紀、續漢書、帝系譜、徐整長歷、物理論之類,皆今所遺逸。而著述之家相承用之,不忍棄之,亦復存之。」則此書在宋初已無傳矣。明海虞陳禹謨補刻北堂書鈔,亦云如無東觀漢記、謝承漢書、即以范氏漢書補之。則謂明永樂間揚州有刻本者妄也。國朝姚之駰有編輯後漢書補遺二十一卷,內東觀漢記八卷,謝承後漢書四卷,司馬彪續漢書四卷,薛瑩、謝沈、袁山松書各一卷,亦皆從群書蒐合而成。其東觀漢記,已刊入四庫全書頒行。諸家漢書,尚未得見。今故仍從遺書體例次第鈔輯,謝書無帝紀,但有列傳,凡共鈔出三百七十人,略依范目錄編次,分為六卷。

  分目:

  劉崇 田戎 賈萌 嚴豐 李淑 鄧晨 鄧曄 鄧禹 鄧弘 岑彭 銚期 祭遵 馬武 馬援子廖 魏霸 劉寬 宋弘 桓譚 韋彪 郭丹 承宮 何湯 陳宣 虞延 張堪 陳眾 陳正 周滂 宋均 皋弘 杜詩 孟政 陸閎 陳楚 封告 禮震 賈琮 王閎 玊況 鄭均 鍾離意 郭賀 鄭興 朱暉孫穆 劉平 鄭弘 陳囂 第五倫曾孫種 賈逵 王充 班固 班超 沈豐 李壽 趙孝 江革 毛義 曹褒 陳寵 沈景 車成 董春 王譚 閔貢 耿恭 王青 鄭敬 張霸 范延壽 傅翻 陳咸 楊豫 周敞 陳茂 高慎 韓崇 郭宏 張稷 梁松 (以上卷一)

  唐羌 周磐 周暢 徐防 百里嵩 陳禪 馮魴 陳龜 司馬苞 楊震子秉 孫賜 曾孫彪 玄孫修 奇 翟酺 夏勤 周燮 徐淑 左雄 郎顗 馮緄 周舉 張綱 崔瑗 朱寵 許敬 施延 胡廣 李固 趙戒 賀純 郭亮 劉騊駼 吳祐 延篤 王龔子暢 种暠 江漢 祝良 馬寔 虞詡 劉據 劉陵 項誦 宣仲 楊章 應奉 袁逢 荀緄 周景 陸康 蘇章 馬融 梁冀 (以上卷二)

  竇武 陳蕃 徐稚子允 韋著 李曇 袁閎 袁忠 姜肱 申屠蟠 韓韶 鍾皓 陳寔子紀 李咸 羊續 趙咨 爰延 度尚 張磐 抗徐 臧旻 趙昱 楊喬弟璇 胡騰 巴祗 史弼 謝弼 劉瑜 蓋勳 傅燮 許永 陳謙 龔遂 橋玄 朱雋子皓 趙岐 鄭康成 蔡邕 駱俊 桓儼 第五永 陳球 朱震 郭泰 茅容 符融 許劭 謝嬰 (以上卷三)

  黃琬 皇甫規 張奐 皇甫嵩 張溫 董卓 伍孚 胡母班 王匡 陰修 劉虞 公孫瓚 袁紹 高幹 劉表 董襲 劉淑 李膺 劉祐 魏朗 夏馥 巴肅 范滂 羊陟 張儉 陳翔 孔昱 劉儒 檀敷 賈彪 成瑨 宗資 劉瓆 茨充 許荊 仇覽 孟嘗 劉寵 董种 董宣 黃昌 陽球 曹破石 呂強 (以上卷四)

  劉琨 戴憑 孫期 張馴 尹敏 周防 包咸 趙曄 黃香 侯瑾 彌衡 彭脩 周嘉 范式 李善 張武 陸續 戴封 陳重 雷義 范丹 戴就 劉翊 許陽 高獲 李南 謝夷吾 廖扶 樊英 孔喬 李昺 郎宗 王輔 公沙穆 郝孟節 嚴遵 高鳳 法真(以上卷五)

  郭宏 韓崇 任防 張意 盛吉 王阜 劉勤 尹昆 孔恂 李敬 黃向 張冀 羊茂 高宏 戴禮 刁曜 傅賢 華松 公孫曄 周乘 周樹 王黨 鄧道 鄧通 宋度 宗慶 虔國 蔣崇 許慶 聞人統 王威 陳堪 陳臨 媯皓 王防 唐約 張修 王博 祝皓 吳馮 湛重 虞承 嚴翊 高呂 周穆 隱〈辶翟〉 胡劭 張佺 徐栩 徐相 李光 范訓 費遂 秦護 衛良 殷亮 李萇 褚甄 陶碩 李鴻 車章 戎良 沈輔 王逄 薛惇 桓任 廣漢儒 許季長 陳曄 周躬 路仲翁 滕延 戴遵 陳常 姚俊 鮑昂 黃他 甄豐 劉靚 石□ □紹 □奐 雜記(十九條) (以上卷六)

    黃奭黃氏逸書考子史鉤沈輯六家後漢書

  謝承後漢書分目(民國二十三年江都朱長圻補刊):

  序(四條) 明帝 桓帝 靈帝 劉恭 劉崇 鄧禹 鄧晨 許陽 岑彭 朱鮪 田戎 祭遵 祭彤 馬武 銚期 馬援 宋弘 陳眾 陳臨 魏霸 第五倫 李淑 陸閎 王防 劉裕 陳正叔 嚴豐 包咸 陳禁 李善 周嘉 鄭興 賈逵 桓譚 周獲 郎顗 許慶

周稷 鄧曄 鄧弘 鄭敬 王阜 桓任 皋弘 何湯 張佺 羊茂 劉平 趙孝 劉昆 尹敏 宋均 曹褒 江革 王博 黃向 陶碩 杜詩 韓崇 尹暹 戴憑 鄧儒 鍾離意 韋彪 龍丘萇 湛重 張堪 沈景 李鴻 周敞 陳茂 陳宣 戴禮 張業 路仲翁 李敬 公孫曄 陸續 虞延 封君達 周滂 虔國 謝夷吾 馬廖 方儲 高鳳 范式 張修 孫華 孔嵩 傅賢 黃香 鄭弘 鄭洪 陳囂 張霸 張楷 王譚 劉陵 刁曜 周磐 周暢 百里嵩 承宮 郭丹 鄭均 王嬰 董宣 禮震 董春 陳咸 陳寵 張意 馬融 許慎 巴祗 鄧道 陳龜 孟嘗 尹昆 閔貢 石苞 張稷 吳祐 鄧子淵 宋度 高呂 朱暉 徐防 王充 傅翻 陳堪 華崧 華松 戴封 許荊 許季長 司馬苞 張冀 趙曄 杜撫 許敬 儒叔林 玊況 班固 班超 曹受妻 陳囂 陳翔 馮魴 唐羌 王青 王黨 高慎 周燮 岑熙 陳楚 李燾 石□ 陳禪 聞人統 梁竦 梁不疑 夏勤 李壽 孔喬 李炳 郎宗 王輔 施延 任防 王賜 黃昌 胡紹 侯瑾 樊英 祝告 劉據 江漢 虞承 左雄 陳常 薛惇 雷義 陳重 法雄 法真 徐相 崔瑗 沈輔 范丹 仇覽 戴宏 黃真 劉祐 沈豐 羊續 趙嘉 陳謙 董种 馮緄 周乘 宗慶 彭脩 劉騊駼 張綱 楊雄 劉虞 蔣崇 祝良 王奐 高弘 張陵 盛吉 皇甫規 王暢 馬寔 朱寵 許永 賈彪 王閎 蘇章 宗度 郭諒 楊章 徐栩 宣仲 毛義 戴遵 秦護 李固 趙戒 趙典 媯皓 尹苞 朱穆 劉寵 戴就 陽球 唐約 荀緄 曹破石 龔遂 胡騰 翟酺 應奉 應劭 爰興 陳蕃 周璆 周樹 胡廣 韋著 李曇 姜肱 楊高 羊涉 郭泰 劉儒 李咸 度尚 劉瑜 孔恂 楊喬 竇武 朱震 賀純 王逸 符融 馮岱 宋果 徐淑 劉寬 袁忠 吳馮 郭賀 張磐 晉文 經王子艾 成瑨 岑晊 劉瓆 范滂 劉淑 延篤 黃憲 徐稚 張奐 陳朔 周景 李燮 楊璇 魏朗 李膺 王威 茅容 抗徐 申屠蟠 种暠 皇甫嵩 巴肅 史弼 第五永 楊后 楊震 楊秉 楊賜 楊彪 陳琳 陳瑀 陳珪 宗資 檀敷 賈淑 桓嚴 謝嬰 謝煛 楊奇 張馴 呂強 趙咨 賈琮 公孫瓚 朱雋 蔡邕 黃琬 周舉 韓韶 袁閎 袁弘 袁祕 封觀 謝弼 傅燮 蓋勳 臧旻 胡母班 高幹 陰修 劉表 趙昱 公孫穆 駱俊 伍孚 鄭玄 孫期 陸康 禰衡 趙謙 徐胤 董襲 劉翊 王匡 許劭 橋玄 袁隗妻 張奉 張儉 李篤 第五種 鍾皓 陳寔 陳紀 夏馥 張溫 董卓 李傕 郭氾 袁術 曹操 廖扶 孟節 孔霸 憧种 周燕 范延壽 楊淮 衛良 平涉 許嘉 宋登 蔡祖 胡劭 李元 李南女 程夫人 姚俊 朱皓 滕延 周防 桓礹 嚴遵 劉靚 胡爽 褚禧 奚延 范訓 羊定 孟政 項誦 車章 戎良 李光 車成 郭宏 殷亮 周躬 范充 李萇 陳曄 鍾南嚴 朱躍 費遂 陟皇山 免官 腹背毛

平城 交趾 二千石 西夷 威令 翁仲 高堂伯 巨母 霸佛 三君 寧陽主簿 附錄(一條) 補遺(三條)

  薛瑩漢後記序:史通謂范書亦有藍本,凡編年四族,紀傳五家。以九家後漢書而成今後漢書一家之言,安得不體大思精!顧一書成,而九書亡。幸袁彥伯後漢紀尚在人間。司馬紹統續漢書紀傳雖亡,其志固在范書中。范志原屬謝宣遠,范敗,謝遂蠟以覆車,是范無志而司馬有志,不可謂亡。班孟堅等東觀漢記(范書班固傳:固與睢陽令陳宗等共成世祖本紀。固又自撰列傳、載記二十八篇,事在明帝紀。至鄧太后始詔劉珍與劉騊駼作建武以來名臣傳。珍未嘗為長水校尉,史通亦云安帝詔史官謁者僕射劉珍。據此可悟隋志列長水校尉劉珍等首撰之非。)賴永樂大典,居然得廿四卷。孫詒穀增輯謝偉平後漢書五卷,是皆為姚侍御後漢書補逸者所不存,于今僅張璠漢記、謝靜思、華叔駿、袁山松三後漢書,及此漢後記五種耳。

  薛道言相傳孟嘗君後,以封薛故,雖不可知,固沛郡竹邑人,吳選曹尚書敬文之子也。敬文著數萬言。道言三世傅東宮,纂蹈允有先風,故于右國史下獄時,華覈疏薦,至謂丁孚、項峻始撰吳書,少帝更差韋曜、周昭、薛瑩、梁廣及臣五人。瑩出為將,復以過徙,迄未撰奏。同寮之中,瑩為冠首云云。遂召還為左國史。吳書即不得見,其深於史學可知。惟本志不言有後漢書,當是私撰。惜乎,吳亡入晉,降表竟出其手。新議八篇,雖多奚為!且終晉不過散騎常侍,何嘗不在吳為散騎中常侍,且亦遷選曹尚書矣。袁彥伯後漢記於司馬、兩謝、華、張之書無不綴會,而獨遺此,豈無說乎?其不題名後漢書者,余祕書表曰「瑩作漢後記百卷」,今姑從之。道光辛丑中秋甘泉黃奭右原。

  分目:

  光武 明帝 章帝 安帝 桓帝 靈帝 王霸 馬防 李膺 八俊 白波賊

  華嶠後漢書序:本傳以嶠有良史之志,治禮音律天文數術,南省文章,門下撰集,皆典統之。初嶠以漢紀煩穢,慨然有改作之意。會為臺郎,得遍觀祕籍,遂就其緒。起于光武,終於孝獻,一百九十五年,為帝紀十二卷、皇后紀二卷、十典九卷、傳七十卷,及三譜序傳目錄,凡九十七卷。嶠以皇后配天作合,前史作外戚傳,以繼末編,非其義也。故易為皇后紀,以次帝紀。又改志為典,以有堯典故也。而改名漢後書,奏之。詔朝臣會議,時中書監荀勗、令和嶠、太常張華、侍中王濟,咸以嶠文質事核,有遷、固之規,實錄之風,藏之祕府。後太尉汝南王亮、司空衛瓘為東宮傅,列上通講,事遂施行。所撰書,十典未成而終。祕書監何劭奏嶠中子徹為佐著作郎,使踵成之。未竟而卒。後監繆徽又奏嶠少子暢為佐著作郎,克成十典。永嘉喪亂,嶠書存者五一作三十餘卷。

  晉書班班可考如是,而姚侍御乃遠引叔駿集所載詔語,及謝表以為旁證。即其集序亦止嶠作後漢書百卷一語,視本傳多三卷,為資互考。其司馬諸公贊與集序同稱後漢書,自有所本。若余靖云嶠刪定東觀記為漢後書九十七篇,正合本傳,非別有考也,豈有侍御而不一檢本傳者乎?

  叔駿,平原高唐人。魏太尉歆子魚孫,晉太常卿表偉容子。封樂鄉侯,遷尚書,所著論難駁詩賦之屬數十萬言。今范書論贊,微章懷之注,誰復知襲華書,而有非僅章懷一注所能證出者。姚本誠不如章逢之孝廉重輯本之詳,然猶必過而存之者,莫為之前,雖美弗彰,抑又聞之。嶠少子暢在史官,并草魏晉紀傳,侍御當日何不編附于其父書之後,不更大觀歟?然而非補逸漢書者所當從事矣。道光辛丑小陽月甘泉黃奭右原。

  分目:

  明帝 靈帝 獻帝 孝獻伏后 陳愍王寵 鄧禹 李通 臧宮 祭遵 岑彭 陳俊 馮異 吳漢 賈復 王梁 馬成 馬援 鄭興 樊宏 馮衍 魯恭 劉寬 韋彪 朱暉 桓榮 桓郁 樂松 伏恭 申屠剛 陳元 耿秉 第五倫 應順 傅昌 江革 陳寵 劉平 趙孝 宋均 郅惲 鄭眾 馬防 劉般 任延 馮豹 鄧彪 郭伋 衛颯 何熙 杜安 孔奮 張奮 張堪 徐防 薛苞 郭躬 班固 班超 廉范 賈逵 桓焉 袁安 慶鴻 周燮 倪寬 任浦 岑熙 何敞 劉愷 陽球 鮑德 劉寵 宋登 黃瓊 班始 劉永國 周規 袁良 楊震 吳雄 胡廣 張楷 梁冀 韓演 衛羽 李膺 孔融 陳寔 桓典 桓麟 崔琦 孔嵩 蔡孟喜 張濟 袁逢 王甫 范滂 趙壹 來豔 張英 曹嵩 崔駰 崔瑗 崔寔 皇甫嵩 趙岐 蔡邕 楊彪 董卓 王允 應瑒 崔鈞 華歆 華表 南單于 哀牢夷 執金吾 散騎 東觀 論明章二帝 論二十八將 論鮑永馮衍 論班彪班固 楊氏袁氏 孝義列傳序 補遺 (八條)

  謝沈後漢書序:昔唐李濟翁資暇集、遼僧廣濟龍龕平鏡各著出處,並著其所出書之第幾卷幾頁,以示有徵。本朝實事求是,拾骨家務為其難。今姚本縱不能細注原引卷頁,何致昧其本來。即如謝靜思曾撰晉書三十餘卷,余已仿龍龕平鏡例,同近輯十八家晉史,刊入逸書考史部中矣。靜思,本傳作行思,會稽山陰人。閑居養母,服闕,除尚書度支郎。明鍊經史,有史才。先著後漢書百卷,及毛詩、漢書外傳、詩賦文論,皆行於世。或謂一百二十二卷,殆兼後漢書、漢書外傳而言歟。是書與偉平謝書、袁書、司馬書、薛記、東觀記,皆經惠定宇先生取為今後漢書補注。范書全襲華書,視偉平書、東觀記人物僅十之四五,略事實而趨詞采,誠不可無補而注之者。為章懷諍臣所不解,定宇先生于深寧叟鄭易,既用資暇集例,至今奉為拾骨正宗,而獨於補注范書時,引用如此種書,不注出處、竟與姚本同。定翁且然,他何足論!徒以有舉莫廢,而仍錄侍御原輯本,為逸後漢書之一。道光辛丑長至日甘泉黃奭右原。

  分目:

  序 光武 安帝 桓帝 赤眉 東平憲王蒼 朱鮪 鄭敬 鍾離意 龍丘萇 楊厚 三君 八俊 胡廣 蔡邕 閔貢 牛蘭山 羌胡

  袁山松後漢書序:劉子元史通謂范書所採凡編年四族,紀傳五家,是舊後漢書應有九種。以袁彥伯後漢紀尚行於世。彥伯即山松之從昆弟。故舊書之不傳於今,有待今人拾骨者,惟八種耳。山松書亦八種之一。晉書載山松陳郡陽夏人,國子祭酒袁瓖之孫,琅邪太守喬之子。其父曾注論語。山松能世其學,少有才名,史稱著後漢書百篇,即此書也。更著宜都記,為史所不載,而其說亦往往見於他處。姚魯斯侍御輯後漢書補逸,獨於善音樂,酣醉出遊,好作挽歌之末節,津津道之,無關書旨矣。姚又言世說注多引此,而實則三國志注、水經注、文選注、北堂書鈔、初學記、白孔六帖、藝文類聚、太平御覽、事類賦各部中,尚有蹤蹟可尋,無怪紀文達公作四庫提要,惜其不著所出之書,使讀者無從考證,是其所短。然而篳路藍縷,姚為首庸,不揣孤陋,為一一著其出處,重編付梓。是編仍不等筌蹄之棄,惟就其案語,太支離者去之。至袁書文多排疊,喜志災祲,皆非史裁所尚,不知侍御又何以稱焉。山松歷吳郡太守,殉孫恩之難。正史外往往連山松為一字,作袁崧云。道光辛丑孟秋甘泉黃奭右原。

  分目:

  光武 明帝 章帝 殤帝 安帝 桓帝 靈帝 獻帝 赤眉 劉盆子 長安宮人 賈復  耿況 耿弇 馮異 宋弘 侯霸 伏湛 任隗 楊統 楊厚 韓卓 羅威 楊終 竇憲竇景 徐璆 王充 朱穆 楊匡 吳祐 公沙穆 楊震 延篤 岑晊 李膺陳蕃 陳蕃 八俊 賈彪 應奉 周璆 范滂 隗相 范丹 劉洪 蔡邕 蘇謙蘇不韋 羊續 劉陶 柳分 朱雋 皇甫嵩 盧植 陳弇 荀淑陳寔 王允 沮雋 袁紹 李瓚 何顒 射侯 北郊 營頭 置郡分郡 朔山 綿上聚 汎亭 閼與聚 漢源 垂惠聚 西域 姊歸 百官志

  張璠漢記序:章逢之孝廉重輯華叔駿書及此記各一卷。不獨此也,凡隋書經籍志所引目,積生平全力,以返其魂,竟十得八九,裒然大觀。惟半燬於火,半賴葉雲素先生代藏。東卿駕都,為京朝官數十年,深以琉璃廠手民工劣價昂,開雕不易。倘崑臣方伯毅然三世之藏,公諸同好,則余之逸書考二百八十餘種,盡成重儓,雖覆瓿亦焉用之!每讀淵如先生集并其書目,竊歎孝廉之精博,何感于異教,使盛德大業,半塗而廢,為可惜已。張氏記最晚出,觀袁彥伯自序云:「經營八年,始見張璠所撰書,其言漢末之事差詳。」彼余氏歷敘群史,亦獨遺此。吳正儀并以為無考。然則姚侍御始事蒐討,大輅椎輪,厥功宜偉。特惜其知引裴松之注,而不注其孰出三國志注,孰不出三國志注,影響割裂,非膺非真,猶沿明季之習,固不足為侍御病耳。孝廉所重輯者,既不可得見,余雖踵事增修,不能自信。姑先校刊姚本,以便巾箱隨時證佐。至東晉祕書郎安定張璠集二十八家易解十三卷,則又湛深經術,不暇詳矣。道光癸卯三月甘泉黃奭右原。

  分目:

  明德馬后 靈帝 少帝 獻帝 伏皇后 張酺 盧芳 杜詩 梁冀 左雄 范丹 宋穆之 朱穆 班超 馬防 周舉 郭伋 樊曄 張溫 楊秉 侯覽 宋登 陳球 周景 成瑨 李固 吳祐 陳寵 王堂 范滂 种暠 荀顗 時人語 孔融 王龔 王暢 鄭泰 蔡邕 王允 荀淑 荀爽 荀靖 荀悅 荀昱荀曇荀彝 何顒 董卓 朱雋 皇甫嵩 种劭 橋玄 賈琮 王立 袁紹 曹操 劉表 孫堅 劉璋 譙周 于闐大都末 北郊 條支國

    汪文臺七家後漢書

  崔國榜序:後漢書自謝偉平後,作者十一家。梁、隋以降,闕佚幾半。至唐章懷獨為蔚宗書注,范存而諸家遂微。然諸書同異,具載注中,零章斷句,散見他書,猶可捃拾。若張瑩後漢南記,則世說、續漢志注、史記集解、初學記、北堂書鈔中,間有存者。僅劉氏義慶、蕭氏子顯兩家之書,殘文賸字,無可考見,蓋亡失久矣。康熙中,錢塘姚魯斯輯東觀漢記以下諸家書為補逸,頗沿明儒舊習,不詳所自,遺漏滋多。孫頤谷侍御曾據其本,為謝承書補正,未有成書。近甘泉黃右原比部亦有輯本,視姚氏差詳,終不賅備。黟汪先生南士績學敦行,箸書等身,嘗以稽古餘力,重為搜補。先生之友湯君伯玕,稱先生舊藏姚本,隨見條記,丹黃殆遍。復慮未盡,以屬弟子汪學惇,學惇續有增益。學惇歿後,藏書盡售於人。湯君復見此本,已多脫落,亟手錄以還先生之子錫蕃。錫蕃奉楹書客江右,同歲生會稽趙撝叔從錫蕃假鈔,余復因撝叔得見是書,偕鎮海林君粲英共讀一過。會寫副既畢,為謀付刊,而余將入都,撝叔亦之官新吳,未克從事佔畢。林君慨然獨任讎校,此刻之成,為功實多。茲輯存者七家,為書二十卷,末附失氏名後漢書為一卷,凡得二十一卷。

  撝叔又言先生所據北堂書鈔,乃朱氏潛采堂本,題曰大唐類要者也,歸錢唐汪氏振綺堂。辛酉亂後,汪氏藏書盡散浙中,尚有寫本,為孫氏冶城山館物。後歸陳蘭鄰太令家,近亦鬻諸他氏,遠在閩中,無從假閱。異日得之,當可續補數十條。徵引他書,計尠漏略劉蕭兩家所作,又安知非在失氏名書中?是先生書存,不僅七家之書既絕復續也。儻有好學嗜古之士,更取張氏後漢南記,爬抉幽隱,重輯一編,俾十一家著述,沈淪千載,復出人間,存斯梗概,豈非藝林盛事,於此望之矣!光緒八年五月太平後學崔國榜書。

  謝承後漢書目:

  光武帝 靈帝 伏后 劉玄 李憲 鄧晨 鄧禹 岑彭熙 耿弇恭 銚期 祭遵 馬武 魏霸 馬援 馬廖 劉寬 宋弘 郭賀 韋彪著 郭丹 承宮 鄭均 趙戒 趙典溫 桓譚 鮑永昂 郎顗 杜詩 張堪 蘇章 羊續 賈琮 陸康 馮魴 虞延 鄭弘 梁竦商 冀 曹褒 鄭玄 鄭興 賈逵 (以上卷一)

  張霸 張楷 張陵 桓嚴 馮緄 度尚 楊璇 劉平 趙孝 車成 江革 周磐 趙咨 班固 第五倫曾孫種 鍾離意 宋均 朱穆 徐防 胡廣 李咸 袁閎 袁弘 袁忠 袁祕 封觀 張酺 周景 陳寵 班超 翟酺 應奉子劭 奚延 徐璆 王充 明帝八王傳 陳禪 陳龜 橋玄 (以上卷二)

  崔瑗子寔 周燮 黃憲 徐稚子胤 李曇 姜肱 申屠蟠 楊震 張綱 王龔子暢 种暠 陳球子瑀 兄子珪 珪子登 劉陶 劉瑜 謝弼 虞詡 傅燮 蓋勳 臧洪 馬融 蔡邕 左雄 周舉 黃琬 荀緄 韓韶 鍾皓 陳寔子紀 李固 杜喬楊章 吳祐黃真 戴宏 (以上卷三)

  延篤 史弼 趙嘉 皇甫規 張奐 陳蕃周璆 劉瓆成瑨 朱震 王允宏 劉淑 李膺 劉祐 魏朗 夏馥 巴肅 范滂宗資 羊陟 張儉 岑晊 陳翔 檀敷 劉儒 賈彪 郭泰茅容 宋果 賈淑 許劭 竇武胡騰 皇甫嵩 朱雋 董卓 張溫 劉虞 公孫瓚 (以上卷四)

  陶謙趙昱 袁紹 循吏許荊 孟嘗楊喬 劉寵 仇覽董种 沈豐 百里嵩 巴祗 王阜 酷吏董宣 黃昌 陽球 宦者曹節 弟破石 呂強 儒林劉琨 戴憑 孫期 歐陽歙禮震 張馴 尹敏 周防 包咸 杜撫 趙曄 許慎 艾苑黃香 王逸 子延壽 侯瑾 高彪 禰衡 獨行彭脩 周嘉 祖燕弟暢 范式孔嵩 李善 張武 父業 陸續 祖閎 (以上卷五)

  戴封 李充 陳重 雷義 范丹 戴就 劉翊 方術許楊 周獲 謝夷吾 廖扶 樊英 孔喬 李昺 郎宗 王輔 公沙穆 子孚 郝孟節 逸民高鳳 戴良 法真 列女曹壽妻 袁隗妻 陳臨 王防 陳正 嚴豐 許慶 周穆 鄧曄 桓任 劉崇 皋弘 何湯 羊茂 王博 黃向 陶碩 韓崇 馮〈辶翟〉 鄧儒 湛重 沈景 李鴻 周敞 陳茂 陳宣 戴禮 路仲翁 李敬 公孫曄 封告 (以上卷六)

  虔國 方儲 張修 傅賢 嚴翊 陳囂 王潭 劉陵 刁曜 王嬰 董春 張意 鄧通 鄧道 尹昆 閔貢 尹苞 張稷 宋度 宗慶 高呂 陳堪 華松 許季長 司馬苞 張冀 許敬 玊況 唐羌 王黨 陳楚 陳禁 李壽 李燾 石□ 聞人統 施延 □紹 胡邵 祝皓 虞承 陳常 薛惇 徐栩 沈輔 陳謙 周乘 蔣崇 祝良 車章 羊定 項誦 李光 郭氾 周滂 郭宏 毛義 龍丘萇 鄭敬 楊后 張奉 符融 (以上卷七)

  秦護 殷亮 衛良 田戎 周躬 范充 李萇 陳曄 鍾□ 費遂 滕延 劉靚 王閎 陳眾 朱皓 嚴遵 楊豫 史循 魏尚 王奐 高弘 盛吉 朱寵 許永 郭諒 宣仲 媯皓 唐約 龔遂 周樹 孔恂 賀純 吳馮 張磐 王威 抗徐 高幹 陰修 褚禧 姚俊 駱俊 董襲 伍孚 趙謙 傅翻 孫敬 劉勤 孟政 江漢 馬寔 范訓 司馬均 楊雄 戎良 戴遵 序傳 東夷列傳 禮儀志 五行志 郡國志 兵志 刑志 佛 散句 (以上卷八)

  薛瑩後漢書目:

  光武帝 明帝 章帝 安帝 桓帝 靈帝 獻帝 (以上卷一)

  司馬彪續漢書目:

  光武帝 明帝 章帝 和帝 安帝 順帝 沖帝 桓帝 靈帝 獻帝 光武郭皇后 光武陰皇后 孝明馬皇后 孝章母賈貴人 孝章竇皇后 孝章梁皇后 敬隱宋皇后 孝和陰皇后 孝和鄧皇后 孝德左皇后 孝安閻皇后 孝安李皇后 孝順梁皇后 孝沖母虞貴人 孝質母陳妃 孝崇匽皇后 孝桓梁皇后 孝桓鄧皇后 孝桓竇皇后 孝仁董皇后 孝靈宋皇后 孝靈何皇后 孝靈王皇后 孝獻伏皇后 孝獻曹皇后 獻穆曹皇后 (以上卷一)

  劉玄 劉盆子 王昌一名郎 隗囂 公孫述 齊武王縯北海靖王興 北海敬王睦 趙孝王良 城陽恭王祉父敞 安成孝侯賜 成武孝侯順 順陽懷侯嘉 李通 王常 鄧晨 來歙 鄧禹 寇恂 馮異 岑彭 賈復 吳漢 蓋延 陳俊 耿弇弟國 國子秉 國弟子恭 祭遵從弟彤 李忠 耿純 朱祐 景丹 王梁 杜茂 馬武 竇融固 曾孫憲 馬援子光 兄子嚴 卓茂 魯恭弟丕 劉寬 伏湛 侯霸 趙熹 牟融 宣秉 張湛

王丹 王良 杜林 (以上卷二)

  承宮 趙典 申屠剛 鮑永子昱 襄楷 郭伋 孔奮 張湛 廉范 羊續 賈琮 樊宏子鯈 陰識弟興 朱浮 馮魴 虞延 鄭弘 梁統子松 竦 曾孫商 玄孫冀 張純子奮 曹褒 鄭玄 鄭興子眾 賈逵 張霸 桓榮桓典 丁鴻 度尚 楊璇 劉平 淳于恭 周磐 班固 第五倫 鍾離意 宋均 光武十王 沛獻王輔 東平憲王蒼

琅邪孝王京 朱穆 樂恢 鄧彪 張禹 徐防 胡廣 袁安 張濟 郭躬 班超 應奉子劭 明八王樂成王黨 萇 李恂 龐參 橋玄 (以上卷三)

  姜肱 申屠蟠 楊震子秉 孫賜 曾孫彪 玄孫修 章帝八王清河孝王慶 河間孝王開 張綱 王龔 种暠 陳球 劉陶 虞詡 傅燮 蓋勳 張衡 馬融 蔡邕 左雄 周舉 黃琬 荀淑爽 悅 陳寔 李固子燮 杜喬 吳祐 延篤 史弼 盧植 趙岐 皇甫規 張奐 陳蕃王元附 (以上卷四)

  黨錮傳李膺 范滂 宗資 羊陟 張儉 陳翔 郭泰 許劭 何進 孔融 皇甫嵩 朱雋 董卓 劉虞 循吏傳任延 王渙 劉寵 弟子岱 繇 酷吏傳董宣 陽球 宦者傳孫程 曹騰 養子嵩 單超 徐璜 左悺 趙壹 獨行傳譙玄 李業 溫序 周暢 李充 范丹 逸民傳逢萌 王君平 高鳳 王俊 嚴延 周乘 羊茂 封觀 魯充 陳謙 胡紹 汝郁 楊琳 王苑 祝良 應志 宋則 韓卓 蔣詡 郗慮 劉備 黃巾賊 序傳 西南夷 西羌 西域 烏桓 鮮卑 (以上卷五)

  華嶠後漢書目:

  明帝 章帝 靈帝 獻帝 伏后 李通 鄧禹 馮異 岑彭 賈復 吳漢 蓋延 陳俊 臧宮 耿秉 祭遵 王梁 馬成 傅俊昌 竇融玄孫章 馬援 馬防 魯恭 劉寬 宋弘 韋彪 馮衍子豹 申屠剛 郅惲 郭伋 孔奮 張堪 廉范 慶鴻 樊宏 梁冀 張奮 鄭興 鄭眾 陳元 張楷 桓榮子郁 孫焉 玄孫典 玄孫彬 丁鴻

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序 劉平 趙孝 江革 劉般 劉愷 班固 第五倫 第五種 鍾離意 宋均 琅邪王京 朱暉 樂恢 何敞 鄧彪 徐防 袁安逢 張酺濟 韓棱演 郭躬鎮 吳雄 陳寵 班超 何熙 應奉劭 陳愍王寵 崔駰子瑗 孫寔 周燮 楊震 (以上卷一)

  楊彪 馬融 蔡邕 黃瓊 陳寔 張奐 王允 李膺 范滂 皇甫嵩 董卓 衛颯 任延 劉寵 陽球 宋登 伏恭 崔琦 趙壹 范式 任浦 倪寬 岑熙 袁良 鮑德 來豔 周規 丁原 曹嵩 賈逵 蔡孟喜 薛包 竇攸 劉永國 崔鈞 班始 范遷 序傳 哀牢 南單于 執金吾 (以上卷二)

  謝沈後漢書目:

  光武帝 明帝 安帝 禮儀志 祭祀志 天文志 五行志 郡國志 鄭敬 楊厚 龍丘萇 竇武 李膺 閔貢 (以上卷一)

  袁山松後漢書目:

  光武帝 明帝 章帝 安帝 桓帝 靈帝 廢帝弘農王 獻帝 律曆志 禮儀志 祭祀志 天文志 五行志 郡國志 百官志 劉盆子 賈復 耿弇 任隗 竇憲 伏湛 侯霸 宋弘 楊厚 羊續 朱穆 楊終 應奉 徐璆 王充 崔駰 楊震 劉陶 荀淑 杜喬 吳祐 延篤 盧植 陳蕃 周璆 王允 李膺 范滂 岑晊 賈彪 何顒 郭泰 皇甫嵩 朱雋 劉虞 袁紹 范冉一作丹 公沙穆 隗相 韓卓 羅威 沮雋 陳弇 西域 蘇謙 左延年 崔鈞 趙堯(以上卷一 總目作二卷)

  張璠漢記目:

  靈帝 廢帝弘農王 獻帝 明德馬皇后 孝獻伏后 盧芳 馬防 郭伋 杜詩 王堂 賈琮 梁冀 朱穆 張酺 周景 陳寵 班超 橋玄 楊秉 王龔 王暢 种暠 种劭 陳球 蔡邕 左雄 周舉 荀淑兄子昱 荀爽 荀靖 荀悅 李固 吳祐 周璆 王允 李膺 范滂 張儉 岑晊 何顒 鄭泰 孔融 皇甫嵩 朱雋 董卓 袁紹 劉表 劉璋 樊曄 宋登 范丹 荀顗 張溫 王立 北郊 于闐 (以上卷一)

  失名氏後漢書目:

  張重 嚴光 秦彭 李膺 楊彪 鄭凱 (以上卷一)

    王仁俊玉函山房輯佚書補編

  華嶠後漢書目:

  趙壹

  謝承後漢書目:

  方儲 陳臨 秦護

  袁山松後漢書目:

  三君八俊 京師語曰 公沙穆

    王仁俊經籍佚文

  司馬彪續漢書目:

  劉玄 李燮

  五、引用書目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 中華書局影宋本

 唐白居易宋孔傳白孔六帖 明版初印本

 唐魏徵等隋書經籍志 中華書局點校本

 近人余嘉錫余嘉錫論學雜著 中華書局排印本

 清孫志祖謝氏後漢書補佚 民國廿年南京國學圖書館石印本

 清汪文臺七家後漢書 光緒八年鎮海林氏刊本

 劉宋范曄後漢書 中華書局點校本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 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本

 宋趙明誠金石錄 嘉業堂叢書本

 今人劉起釪尚書與歷代石經 史學史研究八三年第三期

 梁蕭統昭明文選 中華書局影胡克家本

 晉司馬彪續漢志 中華書局點校本

 唐杜祐通典 萬有文庫本

 宋程大昌演繁露 津逮秘書本

 漢蔡邕獨斷 古今逸史本

 宋任廣書敘指南 墨海金壺本

 隋虞世南北堂書鈔 孔廣陶本 陳禹謨本 俞安期本 清顧氏藝海樓大唐類要鈔本

 唐徐堅初學記 中華書局排印本

 漢司馬遷史記 中華書局點校本

 宋孫逢吉職官分紀 清鈔本 四庫全書珍本初集本

 清黃奭黃氏書逸考 民國二十三年朱長圻補刊本

 清黃奭知足齋叢書 道光中家刻本

 漢許慎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影印本

 清惠棟後漢書補注 叢書集成本

 晉袁宏後漢紀 康熙蔣國祚蔣國祥刊本

 漢班固等東觀漢記 四部備要本

 周禮 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本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 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

 清王謨謝承後漢書鈔 清刻本

 宋吳淑事類賦 崇正書院本

 清姚之駰後漢書補逸 康熙柏筠書屋刻本 清徐友蘭鈔本(蔡元培校)

 日鈴木啟造諸家後漢書列傳輯稿 早稻田大學 學術研究一九七0──一九八二年計十一期連載(未完)

 金王朋壽類林雜說 愛日精廬鈔本 嘉業堂叢書本

 漢班固漢書 中華書局點校本

 唐釋玄應一切經音義 海山仙館叢書本

 宋高承事物紀原 叢書集成本

 晉陳壽三國志 中華書局點校本

 宋王益之西漢年紀 叢書集成本

 宋晏殊晏公類要 北京圖書館藏影美原版縮微卷

 明陳耀文天中記 明萬曆刻本

 宋佚名錦繡萬花谷 南陵徐乃昌校藏明刻本

 詩經 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本

 梁顧野王玉篇 古逸叢書本

 漢應劭風俗通義 四部叢刊本

 今人吳樹平風俗通義校釋 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 中華書局點校本

 宋高似孫緯略 墨海金壺本

 宋佚名翰苑新書 明鈔本

 清孫星衍漢官六種 四部備要本

 晉李瀚蒙求集註 津逮祕書本 佚存叢書本

 清周亮工同書 清順治周氏樓林刻本

 宋洪适隸釋 清刻本

 宋洪适隸續 清刻本

 清葉德輝書林清話 清刻本

 魯左丘明春秋左氏傳 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本

 劉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四部叢刊本

 宋高似孫史略 古逸叢書本

 宋潘自牧記纂淵海 明萬曆年間胡維新刊本

 宋李昉等太平廣記 中華書局排印本

 漢蔡邕蔡中郎集 四部叢刊本

 清王先謙後漢書集解 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今人楊伯峻論語譯注 中華書局出版

 論語 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本

 唐瞿曇悉達開元占經 四庫全書本

 晉常璩華陽國志 四部叢刊本

 尚書 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本

 爾雅 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本

 明余寅同姓名錄 明萬曆刻本

 宋張淏雲谷雜記 說郛本

 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 中華書局排印本

 清錢大昕廿二史考異 潛研堂全書本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 中華書局排印本

 宋孔平仲珩璜新論 墨海金壺本

 宋王楙野客叢書 稗海本

 宋王十朋蘇詩注 四部叢刊本

 今人錢鍾書管錐篇 中華書局出版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中華書局影印本

 清洪貽孫史目表 民國石印本

 宋張有復古編 江寧局本

 唐劉賡稽瑞 叢書集成本

 清羅振玉鳴沙石室古籍叢殘 民國初影印本

 宋王應麟困學記聞 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宋王應麟玉海 杭州局本

 宋趙德麟侯鯖錄 知不足齋叢書本

 唐顏師古匡謬正俗 藝海珠塵本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 雍正重刊本

 明何孟春餘冬序錄 清刻本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學津討原本

 唐韓鄂歲華紀麗 學津討原本

 宋羅泌路史發揮 四部備要本

 孝經 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本

 魯左丘明國語 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

 今人許逸民初學記索引 中華書局出版

 近人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同治九年江寧局補版本

 清章宗源隋書經籍志考證 光緒三年崇文書局本

 今人楊伯峻春秋左傳注 中華書局出版

 春秋穀梁傳 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本

 魏徐幹中論 四部叢刊本

 唐房玄齡晉書 中華書局點校本

 宋高似孫子略 津逮祕書本

 清王謨漢唐地理書鈔 中華書局影印本

 清王仁俊玉函山房輯佚書補編 上海圖書館藏稿本縮微卷

 清王仁俊經籍佚文 上海圖書館藏稿本縮微卷

 唐張{旅鳥}龍筋鳳髓判 學津討原本

 晉劉昫舊唐書 中華書局點校本

 宋歐陽修新唐書 中華書局點校本

 清周明泰後漢縣邑省併表 二十五史補編第二冊

 唐劉知幾史通清浦起龍通釋 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

 宋鄭樵通志略 四部備要本

 唐釋道宣廣弘明集 四部叢刊本

 梁沈約宋書 中華書局點校本

 近人余嘉錫四庫提要辯證 中華書局出版

 周易 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本

 春秋公羊傳 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本

 近人盧弼三國志集解 古籍出版社本

 孔叢子 四部叢刊本

 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 商務印書館出版

 琱玉集 叢書集成本

 今人楊伯峻孟子譯注 中華書局出版

 禮記 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本

 近人許維遹韓詩外傳集釋 中華書局出版

 漢王符潛夫論 四部叢刊本

 隋陸法言廣韻 古逸叢書本

 清徐灝說文段注箋 石印本

 近人黃侃說文同文 上海古籍出版社說文箋識四種本

 晉崔豹古今注 四部叢刊本

 清沈家本諸史瑣言 沈寄簃先生遺書本

 近人楊樹達積微居讀書記 中華書局出版

 清趙一清三國志注補 廣雅書局本

 清侯康後漢書補注續 叢書集成本

 宋唐慎微證類本草 四部叢刊本

 清周中孚鄭堂讀書記 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宋祝穆事文類聚 乾隆積秀堂刻本

 儀禮 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本

 漢劉安淮南子 四部叢刊本

 明張自烈正字通 康熙清畏堂本

 清沈欽韓後漢書疏證 浙江書局本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 中華書局排印本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 世界書局本

 明張自烈正字通 康熙清畏堂本

 清沈欽韓後漢書疏證 浙江書局本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 中華書局排印本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 世界書局本